学校: 安徽工业大学
专业: 工学->治金工程
年级: 2020
招生人数: 6
招生状态: 正在招生中
补充内容
2020安徽工业大学招收化学、冶金及材料专业调剂研究生
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光电材料课题组现在两个单位招收化学及材料专业研究生调剂生:冶金工程学院冶金工程专业(非冶金专业调剂要求初试考数学)、分子工程与应用化学研究所(http://cszx.ahut.edu.cn/)分析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接收化学、冶金或材料背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调剂。
具体事宜可通过电话邮件联系。邮箱:1050674672@qq.com,电话:18860402336。
导师介绍:
童碧海,男,博士,教授。200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安徽工业大学工作。2011年被聘为安徽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7年被聘为教授。2010-2011年期间到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访学。2013-2014年期间到台湾清华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研究领域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主要研究方向:一、关键有机电致发光(OLED)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平板显示中的应用研究。设计、合成具有独特结构、作为OLED关键材料的铱、铂、钯的金属有机磷光化合物,实现器件的超高亮度及效率;制备对特定离子或化合物响应的高灵敏度磷光探针。二、战略及难处理金属离子深度分离有机材料。将具有分子识别能力的官能团引入到聚合物、二氧化硅等基体上,实现特定离子高效便捷分离。已主持完成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校优秀青年基金一项。目前正主持国家面上基金、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各1项,经费充裕。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其中中科院大类一区4篇,二区10篇。中国发明专利4项。指导多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或校长奖学金,并成功申请公派到国外著名高校进行博士研究。
课题组介绍:
(1)新装修的实验室材料制备设施齐备、地方宽敞,每人都有独立通风操作平台,环境优越,劳保设施齐全。实验所需用品购买不限,敞开使用。实验室有紫外、荧光、ECL等设备,合成表征的大型设备在本校测试中心都齐备等。
(2)导师平时有空都会跟学生一起做实验,手把手指导,定期开展工作会议,保证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去年入学的一名同学已发表了两篇SCI论文。在我们实验室只要稍加努力就很容易拿到国家奖学金。并且只要有实验成果,大家每年都可参加一次学术会议。读研期间,只要学生愿意,都可去台湾交流一年,并提供经费支持。课题组同学与国内多所著名高校课题组进行联合培养,学习发光器件的制备。有可除了学校的奖励,导师还提供科研补助以及论文、专利、协助指导、工作突出等奖励津贴,了却学生后顾之忧。
(3)本课题组的历届学生获得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并且在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重要研究论文,历届学生就业与升学情况良好,有两名学生在日本读博。本人所在课题组师生关系融洽且有良好的研究氛围,相信在课题组中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锻炼,每个人都会有光明的前途。
科研项目:
(1)蓝光双三齿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电致发光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年1月-2019年12月,主持,在研。
(2)基于铱配合物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研究,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2013年1月-2015年12月,主持,已结题。
(3)含铱配合物的磷光介孔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性能,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010年1月-2012年12月,主持,已结题。
(4)新型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安徽工业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 2009年12月-2011年12月,主持,已结题。
代表性成果
专利:
(1) 童碧海,胡伟康,马秀芳,周世雄,梅群波,徐靖宇,时鹏,胡旭成,姜毅,一种含碟烯基磷光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电致发光器件,中国发明专利号ZL201710347452.0,公开日:2019.8.2。
(2) 童碧海,陈熳,马秀芳,梅群波,周世雄,胡伟康,一种含烷基位阻基团的哒嗪类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中国发明专利号ZL201710436528.7,公开日:2019.7.2。
(3) 童碧海,梅群波,杨子,郑明东,张小勇,余谟鑫,含铱配合物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用于钴离子的检测,中国发明专利号ZL201110285922.8,公开日:2014.12.31。
(4) 童碧海,张曼,韩召,梅群波,董超振,一种用于汞离子检测的含铱配合物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号ZL201210119451.8,公开日:2014.07.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